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、任何时间,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,包括心肌梗死、脑卒中和静脉血栓。前两者的严重程度已被公众广泛了解,虽然静脉血栓栓塞症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杀手,但遗憾的是公众知晓率却很低。
一.什么是血栓形成
血栓形成是指在动脉或者静脉中形成血栓,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(心脏病、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症)的根源。静脉血栓,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,前者是常见在腿部的深静脉内形成血栓,后者是血栓随血流到达肺部阻塞血管,属于一种疾病的不同时期。静脉血栓发病隐匿,国内公众对其认知非常低,即便是非专科医生也不容易做出及时和正确判断。而一旦发生发生肺栓塞,往往非常凶险,严重者可发生猝死。
二.哪些坏习惯导致栓塞
○天天玩电脑 小心“E栓塞”
○通宵搓麻将 小心肺栓塞
○长途旅行 提防经济舱综合征
○“肥胖” 高代谢综合征
三.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血栓风险
腿部和肺部的血栓会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。有些人的身上不会出现一些预警体征或者症状。所以,对于每个人来说,了解风险因素、体征、特定事件或者状况能够引起或者引发血栓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。下面是三种主要的引发血栓形成的原因:
○引发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:长时间住院
长时间住院会导致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出现腿部血栓,这是可预防的医院死亡的首要原因。
○引发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二:手术
手术,尤其是髋关节或者膝关节手术,还有癌症手术,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风险。
○引发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三:长时间不运动 长时间不运动,例如,需要卧床休息,或者长途旅行时没有站起来或者来回走动也会增加你的风险。
四、体征和症状是什么?
○深静脉血栓形成
·疼痛或者压痛,常从小腿开始
·肿胀,包括踝关节和足部
·发红或者明显的变色
·发热
○肺栓塞
·不明原因的气促
·呼吸急促
·胸痛(深呼吸时加重)
·心跳加快、头晕或失去知觉
五.患者应该怎么做?
○入院后患者应主动向医护人员咨询3个问题
1.出现血栓的风险是什么?
2.住院期间是不是该接受预防血栓形成的保护措施?
3.出院后怎么办?
○如发现症状请立刻就医或寻求紧急救助
询问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:
1.这会不会是血栓?
2.是不是应该接受诊断性检查?
○最重要的是:坚持运动+主动预防性监测
1.坚持运动:花一点时间站起来,伸展腿部,走一下。
2.积极主动:预防性监测和治疗很重要。
血栓是隐蔽杀手,所有人都应有所认识,并具备基本防栓意识。
如您怀疑自己得了静脉血栓,请到我院前来咨询就诊。
相关链接
世界血栓日
1821的10月13日,被尊为“细胞病理学之父”的德国医学家Rudolf Virchow出生。他在1856年首次提出了“血栓形成”三大要素:血管壁损伤、血流异常、血液成分异常,该理论至今被认可。为纪念他在血栓领域的贡献,同时提升公众对于血栓性疾病严重性的认识,鼓励医学界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、诊断与治疗寻求更加优化的方案,进一步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危害,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(ISTH)于2014年3月向全世界宣布,将每年的10月13日定为“世界血栓日”,以号召世界各地和不同团体团结起来,共同面对血栓形成这一沉默的杀手。